找到相关内容58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(1)

    却又不囿于中国诗歌之限制,无异显示了文学的时代共相面与别相面;而汉译偈颂中,多面向的艺术表现,更亦说明了其文学价值。在中国文学史上,汉译偈颂的阙如,实值后人为其添加扉页。   关键词:汉译佛典偈颂、...

    王晴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952382.html
  • 近年来国内敦煌语词校释研究专著四种述评

    “郎”外,还可以以“郎君”称之。 《释事为》有“占相瞻相 占”条,义为相面。《六版增订》补充说:“又称‘声色’、‘气色’”,各举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》一例,(629 页)使读者了解到“声色”、“气色”的另一种含义,丰富了相面的古代异称。  溯源如:《释称谓》“阿郎 郎”条变文之外,举《因话录》、《大唐世说新语》、《景德传灯录》、《北史》等例。《六版增订》:“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豪爽篇:‘桓石虔,司空豁...

    方一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3674813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

    “九月十一日即回,儿嘱其致意诏使,约期相面,而诏使忽于九月十七日遂到  安平,盛设供帐于报恩寺安顿,乃诏使不敢住宿,哨马四出,布帆山坡”云云。  由此可以想像郑氏与佛教不无接触。  至于郑氏时期所建之...

    许胜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2239904.html
  • 大乘思想的酝酿和形成

    “异道邪见”中有:学修幻术,说日之怪,逢占观相,学咒欺诈术,学迷惑咒,观人相面,星宿灾变,风云雷雾,求索良田等,以为这都是要得畜牲恶报的行为,佛徒是不应该干的。像《摩诃僧祇律》等也把“手自然火”、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0355776.html
  • 《罗摩衍那》的敦煌古藏文译本和汉文译本的比较

    他们之成就只能掌管神不能掌管人,用人去消灭他们吧!”  由于命中注定,能灭罗刹的一个众生投生为达夏支瓦之女,是神们修习成的。  不久达夏支瓦之妃,生下一个女婴,看相人相面,她是一个消灭父亲和罗刹众部...

    仁欠卓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85868807.html
  • 论敦煌相书中的阴阳五行观念

    ,敦煌相书中涉及五色与吉凶关系的内容很多。P.3390、P.2572(B)《相法》(拟)中主要记载相面部气色与吉凶的关系,其中出现的面部气色,最主要的就是五色——黄青白赤黑。按五行观念,黄色代表中央与...

    王晶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3876933.html
  • 谈死亡问题

    柔和’的光称为‘六道净光’,这是六道的‘无相面’,其颜色为白光(天道),蓝光(阿修罗道)、红光(人道)、黄光(畜牲道)、绿光(饿鬼道)与黑光(地狱道)。   (三)中阴身:中阴身是中阴期中存在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|临终 助念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932556019.html
  • 吐蕃佛教与西域

    大海涸干,便成为空寂之地。此时,印度王达尔玛阿输迦(当是法王阿育王)之妃生下一个相貌美好的儿子,相面人认为此子命相好,在父王没有转生前,会执掌国政。国王因此而大怒遂将小儿抛弃于于阗。由于此小儿子福德,...

    尕藏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2241676.html
  • 明末清初的台湾佛教

    不肯受诏。又藩复禀与太师(芝龙),禀内:“九月十一即回,儿嘱其致意诏使,约期相面,而诏使忽于九月十七日遂到安平,盛设供帐于报恩寺安顿,乃诏使不敢住宿,哨马四出,布帆山坡”云云。由此可以想像郑氏与佛教...

    李添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0544694.html
  • 中國佛教在臺灣之發展史

    。藩見其意不善,不肯受詔。又藩復稟與太師(芝龍),稟內: 「九月十一日即回,兒囑其致意詔使,約期相面,而詔使忽於九月十七日遂到安平,盛設供帳於報恩寺安頓,乃詔使不敢住宿,哨馬四出,布帆山坡」云云...

    許勝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5345587.html